訪客人數

《微光暖暖真心話─特別的你,需要時間被自己擁抱》黃韋蓁諮商心理師


那天偶然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學姐分享的應用程式(*註1)
是類似像坊間的心理測驗遊戲,
遊戲結束也會有自己專屬的植物與花語。
由於大學時期心理實驗課的分組報告是巴南效應(*註2)
原本對於網路上的心理測驗遊戲並不太留心,
但其細節的設計讓人更感細膩、溫暖,
彷彿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。
遊戲中每個段落中,有好幾個情境與習慣可供選擇,
而程式會依你的選擇,
歸納出你屬於哪種植物、對你的特質給予一段描述。
我在這個遊戲玩了4次,每次的專屬植物跟花語都不同,
之所以玩了四次,一方面是內容的設計、風格很吸引人,
另一方面是對於自己性格的描述,我有更多的好奇。
同時思考著這樣的描述,是否也是我所偏好的自我認同:
這是我?什麼時候的我會是這個樣子?
我喜歡什麼樣子的自己?

我專注回想每個不同情境中,我所偏好的選擇,
例如:午後的讀書時光,你喜歡什麼樣的背景音樂陪伴你?
若是陽光煦煦的假日,我會選擇慵懶的爵士樂,
偶爾分心、隨著輕快的拍子,輕拍貓咪的背;
若是陰天的工作日,我則喜歡抒情鋼琴小品陪伴,
投入在字裡行間傳遞的訊息中,找尋有用的素材。

又例如,讀的倦了,你會怎樣提振精神?
不用工作的日子,我通常會順著身體告訴我的聲音,倦了就小憩片刻;
而當有待辦事項時,我則會起來走走、活動筋骨,再繼續未完成的工作。

而不同的選擇搭配下,
我得到了四個祝福:康乃馨、仙人掌、煙火花、檸檬樹,
每一種植物的花語與性格描述都很有意思,
引發我與自己有更多的連結、更深入的自我對話。
某些部份像我內在真實的樣子─
”好奇新事物、容易適應新環境”

”沉穩而友善、關心朋友與自己在乎的人”;
有些則描述的可能是別人所看到的我─
”非常具有同理心與責任感”、
”善於觀察他人並樂於給予協助”;
有些則是我自認缺乏的特質─
”反應快速、警覺性強”、
”堅強面對難題,逆境中創造奇蹟”。
而有些,是我視為理所當然、不曾駐足欣賞,
但值得好好被看見的特質─
“每個專注的時刻,都承載著所有希望,以堅定意志灌溉,夢想終將發芽”。
我不太在意特質的描述是否準確,
因為更重要的是,
在過程中我能夠好好地陪伴自己─留意於自己喜好的事物、偏好的習慣,
讓我能安靜下來,
思考我是誰、我喜歡自己是什麼樣子、我嚮往成為的樣子...

玩了數次後,讓我停下來的是檸檬樹:
『專注所有事物細節並溫柔對待整個世界』
我希望自己成為溫柔而有韌性的人,
專注在我所重視的人事物,擁抱每個時候的自己,
不論在任何時刻,都能溫柔、堅定地對待這個世界。
你呢?你是誰、你喜歡自己是什麼樣子、有沒有嚮往成為什麼樣子的自己呢...?
挪些時間專注在自己身上吧!
不論是什麼樣子的你,都是獨特而重要的存在,
都值得好好地被自己欣賞、擁抱。

#偏好的自我認同
#你的存在獨特而重要
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黃韋蓁諮商心理師

註1:圖/內文所提及之小遊戲請參考
https://forest-mt.seekrtech.com
註2: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是指當用一些很普通、很廣泛的形容詞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時,人們常常毫不考慮地接受它,以為說的正是自己。常見於星座、占卜、坊間心理小測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