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客人數

《微光暖暖真心話─沒關係,是愛情啊~》黃韋蓁諮商心理師



最近值得開心的事莫過於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踐婚姻平權的國家,
有一派已婚人士對於同婚通過,
幽默地表示:歡迎大家一起邁入愛情的墳墓
!
說到結婚,我最近發現身邊也開始一波婚潮,
同學或朋友們陸續計畫著30歲前要完成婚禮,
我不禁困惑著,
30
歲就要決定未來可能要相處一輩子的人欸,
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
...
一段愛情要邁入婚姻,
是幸福、平淡、委屈、痛苦、困惑...還是負擔...
呢?

大家都想清楚了才結婚的嗎?
還是就是因為沒想那麼多才結婚?!
也不禁開始思索著...怎麼樣才能愛著愛著就到永遠呢?

我是一個習慣要想清楚再做決定的人,
因為不希望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而後悔。

對我來說,
結婚是一個影響著兩個人(或更多人)
未來的決定,
也是一種全然的信任─
相信自己、相信另一半、
相信自己跟對方的家庭、相信這段感情、這個世界...
好像要層層檢視、確保一切都要是美好的才能結婚,
有時候想想也會笑出來,
如果這樣我應該永遠不會想結婚,
因為不可能一切都是完美的。

記得有次與好友閒聊最近誰誰誰結婚了,
談到還不想結婚是因為擔心或害怕什麼?
我後來想想,
或許是對「永遠」這件事情有種「不確定」的感覺吧?!
困惑著我們會一直愛著對方嗎?

會不會哪天就不愛了呢?

會不會結婚之後才發現彼此不適合?
像是刺青、穿耳洞對我來說也是一樣的感覺(可能有人會說:哪有一樣啊~~),
會不會我做了決定後哪天發現不那麼喜歡了?
就是一種永久性改變的不確定感讓人卻步~
不過害怕那種不確定感可能每個人都會有吧,
所以想維持現狀、停留在原地不想改變其實很正常,
我並不覺得人一定要跨出舒適圈或做出改變才是好的,
反而是能接納自己現階段的狀態,
等準備好了、夠勇敢了,
自然而然能夠更坦然地在未來的各種不確定裡,
緩緩地前行。

想跟大家分享作家陳雪在《當我成為我們》書中的一段文字,她說:
當墜入情網變成進入關係後,
相處的點點滴滴總像要解開一道道謎題。
為什麼我喜歡的和她喜歡的是兩回事? 
到底是不適合,還是需要磨合? 
當他離開時,要等待嗎? 
有時看似親密,彼此竟無法理解;
以為相愛,卻沒有辦法相互理解;
拚命地跟對方說話,但誰也沒有真正傾聽。 
其實,天差地別的兩人選擇一起生活,
就是要找出共同的生活之道。
無論適不適合,相處就是需要磨合。 
有時挫折的愛是讓人學會何時該停止並勇敢離開。 
若要愛,兩人都有責任,
如同夥伴般,在愛的天平中保持平衡。 
愛,不只是心意,更需要能力,
愛與關係是生命最重要的課題,需要長時間的學習。 
相愛相伴這條路有起伏生滅,會由陌生到熟悉,
也可能從親密變得疏離, 
然而,不論結果如何,
我們都透過愛認識對方、也照見自己。


我很喜歡她把我們的目光從對愛情的困惑、擔心、不確定...,
聚焦在兩個人在愛裡面一起經歷的過程─

『無論結果如何,我們都透過愛認識對方、也照見自己。』
這讓我對於愛情與婚姻有新的覺察與理解,
也能夠更勇敢、堅定地面對生命中必然會存在的不確定。

對於婚姻平權雖然還是有許多不同的立場、不同的聲音,
或許這個世界的眼光仍嚴厲地批判著,
兩個人的性別、年齡、種族、貧富...
但如果我們回到最單純的眼光去看待─

兩個相愛的人,決定要互伴終生。
或許,在愛面前,
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。
至於婚姻是不是墳墓...

各位勇者們得去闖一闖才會知道囉:)

#由衷祝福踏入婚姻的新人
#你們是真正的勇者XD
#在愛面前我們都一樣

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黃韋蓁諮商心理師
圖:微光隱喻卡《牽繫》


@關於韋蓁:喜歡說故事,也喜歡聽人說故事,當仔細聆聽一個人的生命故事時,往往會有新的觸動、新的發現,帶著這樣的相信,陪伴人們走進心坎、發現每天都有最幸福的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