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中陽台擺了一盆文殊蘭,我以前從一位阿姨那邊要來的。
一開始要了三株水植文殊蘭,阿姨說看它們應該活不久了,但我沒放在心上。
我把它們種到土裡,經過了一年,只長大了一點點,大約就是一個成年男性的手掌再大一點,而且有兩株明顯快撐不下去,剩那一株彷彿死命的想活下去。
後來那兩株走了,我把剩下的那株放到較大的花盆中,但成長的速度奇慢,到了第三年我甚至想幫它人道死亡,因為真的沒多好看。
到了第五年的某日,我看到它不知何時長出一根粗粗的莖,那是幹麻的呢?然後又慢慢長出了看似花苞的東西,然後到了某天,它開花了!
我內心大感震撼!過去我覺得一直普普的植物後來竟然仙氣逼人,內心感到慚愧,我真是有眼無珠。
從業的這14年來,我特別能夠體會「等待」的重要性,走一個療傷的歷程需要時間,短時間內看不到什麼特殊的改變很正常。但只要時間一拉長,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就會發生。
我們活著,有時候只看到眼前的小小的視野,以為那個小小的視野就是事實的全貌,但隨著時間的移動,會發現那只是一個小小的視野。
曾經一個重度社交恐懼症的青少女,花了三年的時間,克服了坐火車的恐懼、進班上課的恐懼,最後上了大學。
完全不能在家人以外的人面前講話的青年,筆談一個學期後,提起勇氣在我面前開口。
一個重度憂鬱的人,晤談了一年之後,找回自己的主體性,深刻體會到自己以前沒有好好照顧自己,接下來要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。
「等待」需要忍受一定時間的模糊不確定感,這實在不容易,請大家用「做實驗」的角度來看,不要過多的期待,只是靜靜觀察,看會發生什麼。
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,例如減肥、健身以及各種學習都需要等待,給各位參考。